大湳森林公園賞鳥及生態人文解說

活動日期:
114/09/06
今天一早的公園熱鬧非凡,還不到8點,自然生態教育基地前卻已聚集50多位民眾,一人一支望遠鏡和一支耳機,跟著范老師出發賞鳥趣!
第一位迎接來賓們的“工讀生”是五色鳥,站在高高的木麻黃頂,讓大家看得仔仔細細!五色鳥的顏色有紅、黃、藍、綠、黑,其中綠佔大宗,所以很難在樹叢間找到牠的身影,難得遇到牠全都露呢!
在通往耐候鋼的半路上,看到兩隻金背鳩站了好一會兒,讓大家好好觀察,范老師在石門大圳-小大湳分渠的尾水入口處,講解了常常被人誤以為是排水溝的石門大圳與桃園大圳。往前走到了方形水池,在池裡看到許多蝌蚪,陳老師教大家分辨小雨蛙、斑腿樹蛙蝌蚪;天空中有東方金腰燕飛過,大家藉由圖鑑認識雨燕、家燕;樹上突然來了一隻鴿子,還上演一段俯衝濕身秀,老師也順便呼籲:不要餵食餵食野生動物,人類的餵食,很容易造成牠們群聚感染,而牠們的病菌,也有可能造成人類感染;餵食也會剝奪牠們學習/練習覓食的機會,可以說是沒有一點好處的。
回程看見沒有葉子,只剩滿滿黃色果實的苦楝樹,順便撿到了濕地松毬果講解,突然,發現了在路燈下,竟然有3隻死掉的熊蟬,經陳老師介紹才知道,原來可以從腹部很好的辨認雌雄呢!(雄的腹部有橘色的~雄的才會發出聲音)。
公園裡被發現的斑文鳥鳥巢,竟高達4-5巢!巢的形狀、巢材也與常見的其他鳥類鳥巢不同,觀察其中一巢,我們一直等親鳥銜巢材回來,,突然,兩隻鳥從巢內飛出,讓大家一陣驚呼!原來你們一直在巢裡偷聽呀😂
公園裡被發現繁殖中的五色鳥,只剩最後一巢,抵達時,親鳥正準備餵食,先是在旁警戒觀望-鑽進洞裡-退出馬上飛離,動作一氣呵成,毫不拖泥!牠吃果實和昆蟲,和吃樹木裡的蟲的小啄木鳥不同,但都會以枯木築巢育雛。
此時接獲線報,有聽到黃鸝叫聲,大部隊匆忙抵達,可惜,大部分的夥伴只聽到叫聲,卻不見其鳥,沒關係,多來公園幾次,一定會有機會看見的!
今天賞鳥後的講座,由高雄野鳥學會的林總幹事分享“水雉經濟學”,內容很是精彩!水雉在台灣從瀕危到穩定,是由許多人一起努力的,非常不容易!下課後馬上到商場買了護雉蓮盟的水蓮,不僅能給農民一點支持,還能大飽口福!
天氣慢慢轉涼,冬候鳥也準備到台灣避冬,期待與大家下個月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