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至10月共執行21次(每月3次)的調查及巡守。結果呈現6、7月記錄到較少的鳥種及數量,應是這期間只有少數的候鳥過境或棲息;4、5月候鳥春過境,9、10月候鳥秋過境,所以有較多的鳥種;而數量上,似乎是秋過境的時候,有較多的數量。
圖1、鳥種及數量的月變化
記錄到的93種鳥中,留鳥28種、候鳥58種、引進種7種,說明許厝港濕地對鳥類的重要性,尤其是候鳥過境期,潮間帶及復育區灘地提供各種過境水鳥棲息,防風林則出現過境的陸鳥,空中則偶有過境的猛禽,其中不乏一些稀有或不普遍的鳥種。依數量,東方環頸鴴、小燕鷗、白頭翁、黃頭鷺及小白鷺是最多的五種鳥;東方環頸鴴在許厝港濕地有穩定的繁殖族群,加上偶有大量過境的族群,因此調查期間,其數量最多。因小燕鷗在繁殖期之後,會大群聚集在老街溪出海口附近的潮間帶洗澡、休息、覓食,因此,累加起來也有不少的數量紀錄。
圖2、八月,上百隻的小燕鷗聚集在老街溪出海口的灘地
記錄到的93種鳥中,屬保育類的有12種,為黑翅鳶、紅隼、魚鷹、黑面琵鷺、唐白鷺、小燕鷗、鳳頭燕鷗、大濱鷸、黦鷸、紅尾伯勞、燕鴴及黑頭文鳥。黑翅鳶以鼠為主食,為留鳥,是許厝港濕地最常出現的猛禽。黑面琵鷺是候鳥,會因北返而過境許厝港,今年在4月中旬記錄到36隻黑琵+2隻白琵過境、6月中旬記錄到1隻過境,然因干擾過大,均只停留數小時、略作休息後即北返。4至6月、9至10月的調查有記錄到唐白鷺,最多一次的數量是5隻,許厝港濕地應是台灣最容易發現唐白鷺的地方。今年有一對小燕鷗常在濕地範圍活動,後於繁殖棲地(A區)產卵繁殖,可惜後因天敵干擾或氣候不佳,致使棄巢,之後,未再發現其築巢。
圖3、四月,過境許厝港的黑面琵鷺群
遊盪犬不僅會干擾也會捕食野鳥,且會威嚇民眾。最多的時候有7隻成群活動的遊蕩犬,影響範圍很大。目前,本會於調查及巡查期間不定期將遊蕩犬訊息回報動保處,4-10月至少回報7次。釣客、網魚者常進入復育區內,將嚴重影響鳥類及其他生物的棲息,4-10月本會調查員至少回報海巡署或直接勸離8次。另外,此區還有垃圾、廢棄物、紅火蟻入侵、無人機的干擾、機車騎上堤防等問題均會即時回報桃園市政府海管處。長期下來,以勸導方式要求釣客、網魚者離開、不要再來的成效似乎有限,所以,本會向管理單位提議應採用更積極有效的方式來阻止釣、網魚者進入復育區水邊、干擾生態的行為,另應加強本國家級重要濕地在生態保育上的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