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小燕鷗順利在桃園濱海棲息及繁殖,本計畫選定竹圍漁港北堤、許厝港溼地復育區、白玉海岸、大潭G1G2區、大潭G3區等5個地點,進行小燕鷗繁殖監測與即時排除妨礙其繁殖之因素。過去幾年桃園主要的小燕鷗繁殖族群是在竹圍漁港北堤的繁殖區繁殖,但去年(112年)開始,主要繁殖群移往大潭G3海灘繁殖。
今年竹圍漁港北堤、許厝港溼地繁殖區均無小燕鷗築巢。白玉及大潭G1G2區分別為4巢、3巢(繁殖成功率75%、33%)。大潭G3區約有200隻的小燕鷗棲息繁殖,共記錄到178巢,繁殖成功率為62%,全桃園為185巢,繁殖成功率為62%,雖比往年略低,但遠高於過去研究報告所記載的小燕鷗繁殖成功率。不利於小燕鷗繁殖的因素仍普遍存在,且各繁殖區的狀況不盡相同,來年仍需各單位相互配合合作,儘早做好繁殖棲地的修復及管理,發現問題後也能及時處理,以確保小燕鷗的繁殖順利。
2024/02/27,中時,蔡明亘。改善小燕鷗繁殖棲地,桃園副市長率隊會勘降干擾。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227701768-431401
2024/06/16,TVBS新聞網。保護有成!宜蘭、桃園設小燕鷗保育區全程監控孵化。https://news.tvbs.com.tw/life/2519057
2024/10/12,中時,賴佑維。友善環境!桃園小燕鷗復育成功,數量創新高。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41012002948-260405?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