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溼地的鳥類調查及巡守
從4月至10月共調查21次(每月3次)。每月記錄到的鳥種數,以5月的55種最多,6月的33種最少。每月記錄到的數量,以4月的779隻次最多,6月的382隻次最少。記錄到的84種鳥中,留鳥27種、候鳥51種、引進種6種,說明許厝港溼地對鳥類的重要性,尤其是過境時的候鳥。依數量,黃頭鷺、東方環頸鴴、白頭翁、黑腹濱鷸及麻雀是最多的五種鳥。屬於保育類者有11種,而稀有或不普遍的鳥種多達16種。
遊盪犬、釣客、網魚者對鳥類的棲息有很大的干擾。另外,還有垃圾堆積、被棄置廢棄物、拍鳥人進入核心區拍鳥、遊憩行為造成的干擾、紅火蟻的防治等問題,均表棲地的經營管理有待加強。
二、小燕鷗繁殖行為觀察
從5至6月共執行30次的調查,記錄其繁殖階段、親鳥孵卵的時間、親鳥離巢的時間、親鳥有無換班、親鳥的餵食行為等,以較深入的了解其繁殖行為及親鳥分工等的訊息。其中發現:1.卵若略被沙埋,親鳥回巢後會用喙把卵挖起來,再用腳重新挖巢坑。2.兩親鳥輪流孵蛋,沒有餵食行為,另有少數例子,一親鳥固定孵蛋,另一負責帶食物回來餵。3.觀察期間,約94%的時間均有親鳥在巢內孵,每次離巢通常在1分鐘內、偶近2分鐘會回來或換班,極少數例子是5-7分鐘沒親鳥在巢。
今年在三個繁殖區內共記錄到小燕鷗185巢,其中178巢是在大潭的G3區,今年巢成功率明顯降低,除人為干擾、掠食者,主要是受颱風的影響而造成較多巢的失敗,巢成功率是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