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調查到153種動物,其中哺乳動物5種、鳥類44種、兩棲爬行類13種、魚蝦類10種、昆蟲74種(蝴蝶32種、蜻蜓14種、其他28種)、其他7種。臺灣特有種有4種,為臺灣藍鵲、小彎嘴、五色鳥及斯文豪氏攀蜥。保育類有7種,為臺灣藍鵲、松雀鷹、大冠鷲、鳳頭蒼鷹、紅隼、領角鴞、紅尾伯勞及草花蛇。外來種有21種,以鳥類及魚類有較多的外來種。
主要觀察的物種:1.黑冠麻鷺,校園內至少有七巢繁殖,(兩巢失敗、五巢成功),繁殖成功率約在71%。2.臺灣藍鵲,一家族3隻成員在校園築巢,第二巢才成功,有1幼鳥成功離巢。3.松雀鷹,可惜多次嘗試繁殖均無成功。4.大卷尾,有三巢,繁殖期間,無強烈的護巢行為(攻擊路人)。5.領角鴞,發現一隻成鳥和3隻離巢幼鳥在樹上休息,表示校園內有足以讓其繁殖成功的資源。6.五色鳥,一巢,繁殖成功。7.野鴿,因民眾餵食,數量略多,成群棲息於建物上,造成糞便累積,有衛生安全及破壞建物的疑慮。8.赤腹松鼠,因民眾餵食,數量略多。松鼠會捕食鳥類的蛋及雛鳥,且會啃咬樹皮、電線、水管,校園內多處樹木及設施可見其破壞之痕跡。最後,藉由初步的調查及了解提供校方在管理上之參考,而資料、影片、照片紀錄可應用於校園的環境教育。
2025/01/07,國立中央大學新聞網。首次校園動物生態調查,中央大學生態多樣豐富。https://ncusec.ncu.edu.tw/news/headlines_content.php?H_ID=4389
2025/01/08,自由時報,李容萍。中央大學校園生態多樣豐富,桃園鳥會調查擔心2物種太多。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91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