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厝港濕地

活動日期:

許厝港濕地是以許厝港[註]為名的國家級重要濕地,也是北臺灣最大的海岸型濕地,在老街溪出海口的右岸設有觀景台(Google地圖),也以夕陽美景聞名。

內政部於2015年將許厝港濕地公告劃定為國家級重要濕地,許厝港濕地海岸線約10.5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北邊自埔心溪出海口起,西南邊至富林溪出海口,面積961公頃,其中陸地325公頃。國際鳥盟將此地列為重要野鳥棲地(TW-006)。

許厝港濕地有礫石與沙灘的潮間帶、沙丘、防風林等不同類型的環境,是候鳥中途良好的休息站,2019年桃園市政府改善淤積與拆除非法占用漁塭在新街溪與老街溪之間營造屬於海岸濕地的復育區,為許厝港濕地增加棲地的多樣性與穩定性。本區2022年為止紀錄241種鳥。

秋冬季節老街溪口潮間帶可常見黑腹濱鷸、東方環頸鴴、三趾濱鷸、太平洋金斑鴴、灰斑鴴、小環頸鴴、蒙古鴴、鐵嘴鴴、紅胸濱鷸、彎嘴濱鷸、黃足鷸、青足鷸、赤足鷸、中杓鷸、翻石鷸、小白鷺、黃頭鷺、唐白鷺、中白鷺、大白鷺、蒼鷺。有時會出現較稀有的鳥種例如冠鸊鷉、黦鷸、漠䳭。近年來黑面琵鷺在許厝港也有停留的紀錄。春夏季節可以看到魚鷹、小燕鷗、家燕、小雨燕、洋燕、鷗嘴燕鷗、白翅黑燕鷗、黑尾鷗。候鳥遷徙過境季節的空中更是成群的黑面琵鷺、白琵鷺、鸕鶿、黃頭鷺會經過。

潮間帶出現的涉禽通常也會到復育區,不過有些雁鴨科和其他水鳥的鳥類例如花嘴鴨、小水鴨、鳳頭潛鴨、白冠雞、紅冠水雞、小鸊鷉、鸕鶿可以在復育區水域觀察到。復育區也常可看到黑翅鳶、小雲雀、斑文鳥,偶爾會出現黑喉鴝、黑頭文鳥。

在草叢或紅樹林區域常常可以見到褐頭鷦鶯、棕扇尾鶯、黃頭扇尾鶯,牠們經常在草叢灌木間跳躍,要有點耐性和運氣才能看清楚牠們的樣子。

防風林也是賞鳥的重點之一,除了常見留鳥,如白頭翁、斯氏繡眼、小彎嘴外,到了冬季灰頭黑臉鵐、黃尾鴝、白腹鶇、赤腹鶇都是常客。有時會來稀有的鳥種,例如髮冠卷尾、灰背鶇、花雀、台灣畫眉等等。

許厝港的範圍很大, 以下提供幾條賞鳥路線供參考:

路線1(黃色): 復育區及防風林環狀路線,從許厝港濕地停車場(Google地圖)出發,先經過連接復育區內外的涵管,可以同時觀看復育區內外,然後可先走復育區,也可以先走防風林,全程2.5公里。或是復育區/防風林原路來回。防風林道路有車輛通行,須注意安全。

路線2(紅色): 許厝港觀景台左側沙洲線,從許厝港濕地停車場(Google地圖)出發,觀景台左側跨過排水溝沿著欄杆走到沙灘,繞沙洲走回停車場。全程約700公尺。但若退潮走到低潮線附近再回來,全程約1公里。須注意長草及漲退潮,建議穿雨鞋。

路線3(橘色): 新街溪口線,從圳頭軍史公園旁古亭路進去,岔路為路線的起點(Google地圖),沿海堤走60公尺處右側是防風林,開始有候鳥出現,走到轉彎處附近,原路回起點。來回路程約1.4公里。可以過橋到紅樹林復育區。

註: 許厝港是個港口,因為許姓人家在港邊聚集形成地標,故名許厝港,港口位於老街溪與雙溪口溪出海口。為清朝時中國沿海與台灣重要出入港口之一,1902年日人在許厝港設稅關監視署,1912年(大正元年)鋪設輕便軌道從桃園埔心、大坵園至許厝港,造就了過去大園地區的興盛,1939年因完成汽車運輸道路而拆除輕便軌道,航運隨著鐵路的發達轉移至基隆港及淡水港,許厝港逐漸廢棄及沒落。1945年後由於喪失海運貿易而於國民政府時期廢設。許厝港泥沙淤積,自然演變成濕地型態。–郭啟榮撰文–

2024 ©社團法人桃園市野鳥學會